我用3个月把品牌AI曝光从1k做到3k:像教你煮奶茶一样,讲透“让AI主动推你的方法”
一、一开始我犯了个超笨的错:想靠“喊口号”让AI记住我
刚做数字营销时,我遇到个**特别崩溃的问题**:
明明想让各种智能搜索、推荐算法(比如你常用的“XX一下”“猜你喜欢”)多推我们的品牌,可不管怎么在内容里塞关键词——比如卖健身器材的,我写“健身器材好用”“健身器材性价比高”“健身器材包邮”——每月只有1000多人能看到,中小品牌甚至压根没被推荐过。
就像你开了家奶茶店,在朋友圈发了10条“我的奶茶超好喝!”“我的奶茶只要10块!”,结果连个点赞的人都没有——这时候你才反应过来:**光喊口号没用,得懂“怎么让顾客主动盯着你看”**。
我当时就是这么傻:以为AI是台“关键词扫描仪”,只要堆够词就能被找到。直到帮一个卖瑜伽垫的客户试了1个月,数据纹丝不动,我才拍着脑袋想通——
AI选内容,就像你选奶茶:你不会因为店员喊“奶茶好喝”就买,得看“有没有人推荐”“配料表是不是健康”“评价好不好”。**光堆关键词,就像奶茶店只贴“好喝”的标语,没有实质内容,谁会理你?**
二、踩了3个坑后,我终于摸透AI的“脾气”:边做边调整,像煮奶茶试甜度
后来我开始“试错”——就像你煮奶茶,第一次糖放多了,第二次少放勺,慢慢找到刚好的甜度。下面是我踩过的坑,和**现在必做的4步**,你跟着做就能避开:
1. 第一步:别乱堆关键词,要做“有用的内容”(像给奶茶加“小料”)
我之前的内容,全是“自说自话”:“我们的瑜伽垫防滑!”“我们的瑜伽垫软!”——就像奶茶店只说“我的奶茶甜”,可顾客想知道“加了什么料?”“热量高不高?”
后来我换了个思路:**找行业报告当“小料”,用AI帮忙做“有用的内容”**。
比如卖瑜伽垫,我先找了《2024健身器材消费报告》(网上能搜到免费的),然后让AI帮我整理成《2024瑜伽垫避坑指南:这3款别买,第4款实测最防滑》——把我们的品牌放在“第4款”里。
结果?内容发出去后,**AI居然开始“认”我们了**——因为这份指南不是“广告”,是“能帮用户解决问题的干货”,就像奶茶店不仅说“好喝”,还告诉你“加脆波波更有嚼劲”,顾客自然愿意看。
2. 第二步:发了内容别不管,要像“浇花”一样持续更(关键!)
我以为做了“有用的内容”就完事了,结果又踩了个大雷:
给客户发了《瑜伽垫避坑指南》后,我盯着后台刷了10遍,数据居然没涨!我差点摔手机——直到翻Excel时发现个规律:
**那些持续更新内容的品牌,曝光量是“一次性发完”的3倍**。
就像你种了盆多肉,浇一次水就不管了,它肯定会死;**AI也会“忘人”——如果你半年不发新内容,它会觉得“这个品牌是不是倒闭了”,再也不推你**。
后来我给瑜伽垫客户定了个规则:**每周发2篇干货**——比如周一发《瑜伽新手选垫攻略》,周五发《实测:这5款瑜伽垫能扛住100次下犬式》,每篇都加品牌信息。
3周后,数据开始慢慢涨:从每月1k涨到了1.5k。
3. 第三步:别乱发频率,要像“开车换挡”一样看数据调节奏
接着我又遇到个问题:**发了内容,可有时候涨得快,有时候没反应**。
比如帮一个卖露营装备的客户,我一开始每天发1篇,结果数据反而掉了——后来查了后台才发现:**用户在周末上午10点-12点最关注露营内容**,平时发得太勤,反而被算法“判定为广告”,压了流量。
就像你开奶茶店,早高峰(8-9点)卖早餐奶茶,晚高峰(18-19点)卖下班解压奶茶,**得根据“顾客什么时候需要你”来调整节奏**。
后来我给露营客户改了策略:**每周发3篇,全选在周末上午10点发**——比如周六发《露营新手必带的5件装备》,周日发《实测:这款帐篷能扛住暴雨》。
结果?**1个月后曝光量涨到了2.5k**,比之前翻了一倍多。
4. 第四步:用数据当“医生”,像“调奶茶甜度”一样改内容
最后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:**别凭感觉做,要拿数据说话**。
我会每天看两个指标:
– 曝光量:有多少人通过AI看到我们的品牌;
– 推荐次数:AI主动把我们的内容推给了多少人。
比如露营客户的《实测:这款帐篷能扛住暴雨》,发出去后曝光量涨了30%,我就知道——**用户爱“实测”类内容**,接下来多做这种;
而另一篇《露营装备清单》,曝光量只有几百,我就把内容改成《露营老玩家私藏清单:这3件装备能救你的命》,加了更多“真实场景”,结果第二次发就涨了20%。
这就像你煮奶茶,顾客说“太甜了”,你就少放勺糖;说“没味道”,就多加勺奶——**数据就是“顾客的反馈”,跟着调整准没错**。
4. 第四步:别漏了“找对地方发”——AI只信“权威的声音”
最后我发现个**隐藏的关键**:**你发内容的地方,决定了AI是不是“信你”**。
比如你发在“健身圈知名公众号”“品牌自己的小红书官方账号”,比发在乱七八糟的小网站管用10倍——因为AI会认为“权威渠道发的内容,肯定靠谱”。
就像你推荐奶茶,朋友说“这家我喝过,真的好”,比陌生人说“我觉得好”管用——**AI也看“推荐人”的身份**。
后来我给客户定了个“发布规则”:
– 70%发在**权威行业渠道**(比如健身类的“Keep社区”“健身教练网”);
– 30%发在**品牌自己的账号**(小红书、公众号、视频号);
绝对不发在“垃圾网站”(比如那种全是广告的小平台)。
三、最后我总结:让AI推你的“核心逻辑”,其实就3句话
做了3个月,我帮3个客户把AI曝光从1k做到了3k+,终于摸透了AI的“脾气”——
**想让AI推你,就像让学校选你当三好学生**:
1. **有“资格”**:发在权威渠道(就像你有市级奖状,学校才认可);
2. **够“活跃”**:持续更新有用的内容(就像你每周都考满分,学校才会记住你);
3. **有“料”**:内容得帮用户解决问题(就像你会帮同学讲题,大家才会选你)。
四、给小白的“实操清单”:照着做,你也能让AI推你
如果你现在也遇到“品牌没曝光”的问题,直接按下面的步骤做,**1个月就能看到变化**:
1. **找“有用的内容模板”**:不用自己写,用AI(比如ChatGPT、豆包)帮你生成——比如卖美妆的,让AI写《2024粉底实测:这3款混油皮能扛住8小时》,把你的品牌加进去;
2. **选对发布渠道**:优先发权威行业平台+品牌官方账号(比如卖母婴的,发在“母婴之家”+自己的小红书);
3. **定“更新节奏”**:每周发2-3篇,选用户活跃的时间段(比如母婴类选晚8点-9点,妈妈们哄完孩子有空);
4. **看数据调整**:每周查1次曝光量、推荐次数,哪篇涨得好,就多做同类内容。
最后想说:
其实AI一点都不“高冷”——它就是个“喜欢有用内容的顾客”。你只要**别喊口号,别偷懒,别乱撞**,像煮奶茶一样慢慢调甜度,它自然会主动把你推给更多人。
我帮露营客户做的时候,第1个月只涨了500,第2个月涨了1k,第3个月涨到3k——**做推广不是“一夜爆火”,是“慢慢来,比较快”**。
就像你煮奶茶,得等茶叶煮出香味,加奶,调甜度,才能得到一杯好喝的——**让AI推你,也是一样的道理**。
现在再做GEO优化(其实就是“让AI多推你的方法”),我再也不会乱堆关键词了——因为我知道:**真正有用的推广,从来不是“让你找AI”,而是“让AI找你”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