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做抖音广告那会,跟你一样——满脑子就想“怎么用最炸的词让更多人点进来”,结果踩了一堆坑,今天我把踩坑的过程拆成**5步实操**,像教你煮泡面一样讲清楚,保证你看完就会避坑。

第一步:先别急着写文案,先搞懂“规则的潜台词”

我第一次写女装广告,直接用了“全网最时尚的连衣裙”,刚投2小时就收到违规警告:**禁用“最”字**。我当时懵了:“‘最’不是很常见吗?怎么就违规了?”

后来我才明白——平台给的“禁用词列表”只是基础,真正的规则藏在**案例里**。比如列表里没写“顶级”,但我看了10个违规案例,发现只要说“顶级工艺”“顶级品质”都算“虚夸”,因为你没法证明“顶级”;再比如“第一”,不管是“全网第一”还是“行业第一”,哪怕你真的卖得好,平台也不让用,因为“第一”属于“绝对化表述”。

**我当时的做法**:把平台的“禁用词列表”打印出来,再找10个同行业的违规案例(在抖音“创作者服务中心-规则中心”能找到),把案例里的违规词标红,贴在电脑旁边。比如案例里“某商家用‘顶级护肤神器’被处罚”,我就把“顶级+神器”记下来,以后写文案先对照这个“案例+列表”的组合,再也没踩过“虚夸词”的坑。

第二步:写文案不是“写完就行”,得像“查作业”一样查3遍

我第二次写文案,学聪明了,不用“最”了,改成“某服某饰新款连衣裙”,以为把“服装”改成“某服某饰”是“变体”,不会违规。结果内部审查时,我们运营小姐姐直接把“某服某饰”圈起来:“平台不让用这种模糊的变体词,得明确说‘XX品牌女装’,不然算‘不规范表述’。”

**我当时的审查流程**:

1. 第一遍自己读:把“最、第一、顶级、绝对”这些词划掉;

2. 第二遍找同事帮看:有没有“某X某X”“XX神器”这种变体词;

3. 第三遍用“嘴测法”:如果这句话你不敢对着顾客当面说(比如“100%显瘦”你不敢跟顾客保证),就赶紧改掉。

比如我之前写“这款连衣裙绝对显瘦”,同事说“你敢跟顾客说‘绝对’吗?要是有人穿了没显瘦,不得投诉你?”我赶紧改成“300位用户反馈,穿这条连衣裙显腿长5cm”——既真实,又不违规。

第三步:投放后收到警告,别犹豫,立刻“踩刹车”

我第三次投放,文案改了3遍,以为没问题了,结果跑了半天收到“限流通知”,说我用了“神器”这个词(我写的是“夏日穿搭神器”)。当时我心疼广告费,想“都花了500块了,再跑会儿说不定能回本”,结果跑了一天,**曝光量从1万掉到1000**(1000个人看),**转化率只有0.1%**(1000个人里1个买),亏得更狠了。

**我后来的教训**:只要收到违规警告/限流通知,立刻暂停投放!因为平台会“叠加处罚”——第一次警告,第二次限流,第三次直接封广告账户。暂停后,先把违规的词改掉(比如“神器”改成“夏日穿搭必入款”),再重新提交审核,过了之后再投,比“硬扛”划算多了。

第四步:每天看3个数据,就能知道“文案有没有问题”

我之前投放的时候,只看“曝光量”“转化率”,从来没管“违规警告次数”。后来我发现:**违规警告次数越多,曝光量掉得越快**。比如我有次一周收到5次警告,曝光量从8000掉到2000,转化率从1.5%掉到0.5%。

**我现在每天必看的3个数据**:

1. 有没有新的违规警告(在抖音“广告管理后台-违规记录”里看);

2. 曝光量:如果突然掉了50%以上,肯定是文案有问题;

3. 转化率:如果曝光量高但没人买,说明文案“吹得太狠”,顾客不信任。

比如我把“神器”改成“必入款”,把“顶级工艺”改成“和ZARA同厂面料”后,**违规警告次数从5次降到1次**,**曝光量涨回7000**,**转化率从0.5%涨到2%**——相当于每100个人看,有2个人买,比之前赚多了。

第五步:把“踩过的坑”写成“检查表”,以后再也不用慌

我现在做广告,再也不是“拍脑袋写文案”了,因为我把之前的经验写成了**《抖音广告合规检查表》**,每次写文案先对照:

– 虚夸类:有没有“最、第一、顶级、绝对”?

– 变体类:有没有“某X某X、XX神器、XX神品”?

– 承诺类:有没有“100%有效、绝对不褪色、终身保修”?

– 模糊类:有没有“某服某饰、XX品牌(没具体名字)”?

比如我上周写新文案,先对照检查表,把“最显瘦”改成“300位用户反馈显腿长”,把“顶级面料”改成“进口天丝面料”,提交审核一次就过了,投放后没收到任何警告,曝光量1.2万,转化率2.5%——比第一次强10倍!

最后:我踩过的最大的坑,是“以为‘夸张’=‘流量’”

我刚做的时候,跟很多人一样,觉得“不用点夸张的词,没人看我的广告”。结果第一次用“最”被警告,第二次用“某服某饰”被限流,第三次用“神器”亏了钱——直到后来我才明白:**抖音用户不是喜欢“夸张”,是喜欢“真实”**。

比如“最显瘦”不如“300位用户反馈显腿长”真实;“顶级工艺”不如“和ZARA同厂面料”可信;“某服某饰”不如“XX品牌女装”明确。

现在我做广告,再也不用“炸词”了,就讲“真实的好处”:比如“这款连衣裙用了进口天丝,昨天有10个顾客买了说‘穿起来像没穿一样舒服’”“这条裤子是300位用户反馈显腿长,你看评论区里的买家秀”——这样既合规,又让人觉得“可信”,反而卖得更多。

给你的小建议:

如果你刚开始做抖音广告,别着急投钱,先做这3件事:

1. 去抖音“创作者服务中心-规则中心”,看10个同行业的违规案例;

2. 写文案前,先对照我那套“检查表”(你可以自己做,把虚夸、变体、承诺、模糊的词列出来);

3. 第一次投放别投太多钱(比如先投200块),看有没有违规,没问题再加大预算。

我当时踩了3次坑才搞懂这些,你现在看了我的经验,直接跳过这些坑,比我当时强多了!

你做抖音广告的时候,有没有踩过什么奇怪的坑?比如用了“XX神器”被警告?评论区跟我聊聊,我帮你出主意~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渊枢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