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帮街头足球赛做宣传时,踩了个连新手都能避开的坑——
那会儿我刚接下8月的街头足球赛推广,满脑子想的是“把信息写清楚就行”:花3000块做了10块广告牌,印着“8月10日XX创意园街头足球赛!报名送定制球袜!”,选了地铁口、便利店门口这些人多的地方挂。
结果呢?
挂了一周,路过的人要么扫一眼就走,要么根本没抬头;朋友圈里没一个人转我的广告;赛事报名链接的点击量,每天就十几个——我盯着Excel表格里的“新增关注”列,差点把屏幕盯穿。
直到我做了件“反常识”的事:把“通知”变成“悬念”
我找做营销的朋友吐槽,他扔给我一句话:“你卖奶茶不会只写‘奶茶3元’吧?得搞个‘奶茶杯比人高’的造型,路人会拍视频发圈,顺便问‘这奶茶在哪卖’——赛事也一样,得让人大吃一惊,才会主动问你时间地点。”
我突然反应过来:常规广告是“我告诉你信息”,但人对“意外”更敏感。比如你走在路上,看到“巨型足球砸穿了大楼玻璃”,肯定会掏出手机拍,还会问“这啥情况?”——这时候我再告诉你“其实是街头足球赛的创意”,你是不是就记住了?
接下来我像“搭积木”一样,一步步把创意变成能落地的广告——
第一步:先想“能让路人拍视频发圈的创意”(别先写时间地点)
我当时脑暴了3个创意:
– 巨型足球“砸穿”创意园的玻璃幕墙(看起来像真的事故);
– 足球“压碎”了门口的石板路(连裂痕都做出来);
– 足球“卡在”便利店的招牌上(好像刚从天上掉下来)。
选第一个的原因特简单:玻璃幕墙的反光能让画面更真实,而且创意园本身年轻人多,爱拍视频发抖音。
第二步:别自己瞎捣鼓——创意画面得找专业的人做
我一开始犯了个超傻的错:用美图秀秀画了个足球,粘在玻璃幕墙的照片上,结果看起来像“幼儿园手工”——足球的阴影是歪的,玻璃裂痕像用笔画的,连我妈都问“这是P的吧?”
后来我咬咬牙找了个做影视特效的朋友(花了2000块),他用3D软件做了个能“反光”“有裂纹”的巨型足球:
– 足球表面有真实的皮纹,砸穿玻璃时,碎片会“飞”出来;
– 玻璃的裂痕是“放射性”的,像真的被重物砸过;
– 还加了点“灰尘”效果,看起来像刚砸的。
最后出的图,我发给朋友看,他说:“我差点以为你真的砸了大楼。”
第三步:不仅要放户外,还要“搬”到抖音微信(让更多人看到)
我一开始只把广告贴在创意园门口,结果只有路过的人看。后来朋友提醒我:“你得把广告做成15秒小视频,发抖音、微信朋友圈,配个‘悬念文案’。”
我照做了:
– 抖音视频开头是“XX创意园惊现巨型足球砸楼?!”(配现场路人抬头拍的画面);
– 10秒后切到“真相是:8月10日这里要办街头足球赛!报名戳评论区”;
– 朋友圈发“谁知道这巨型足球是啥?猜对送赛事定制球袜~”(配广告图)。
结果呢?
抖音视频发出去3天,播放量涨了12万,评论里全是“这是啥活动?”“在哪报名?”;朋友圈有200多人评论,我在评论区留了报名链接,当天就多了50个报名的人。
第四步:盯着评论改——别等出问题再补救
我每天都会刷抖音的评论,发现有人说:“视频里的车像宝马,会不会被告?”——我赶紧让特效师把车标P成模糊的,再把视频重新发一遍。
还有人说:“巨型足球的位置太偏了,没看到”——我把广告从创意园里面,挪到了地铁口的必经之路,结果路过的人拍视频的更多了。
最后我总结了3条“小白也能直接用的经验”——
1. 别先做常规广告牌:先想“能让人大吃一惊的创意”(比如“巨型XX”“假事故”),比“写清楚时间地点”管用10倍;
2. 创意画面找专业的人:你用美图秀秀做的“巨型足球”,不如特效师用3D软件做的“带反光的足球”真实——别省那点钱,画面假了,没人会信;
3. 发完户外一定要发线上:把广告做成小视频发抖音、微信,配“悬念文案”(比如“这是啥?”“猜猜看”),让更多没路过的人也能看到;
4. 每天看评论和播放量:有人说“画面里有争议的东西”(比如车标),赶紧改;有人说“没看到位置”,赶紧挪广告牌——别等数据掉了再着急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:
我后来复盘时发现,赛事营销的核心不是“传递信息”,是“制造传播”——你让100个人拍视频发圈,比你做1000块广告牌管用;你让1个人“哇”一声,比你跟10个人说“快来报名”管用。
√
要是现在再让我做一次,我会先做件事:去创意园蹲3天,看看年轻人爱拍什么——比如他们爱拍超出常识的大物件、像事故一样的悬念,那就往这个方向做创意
你有没有做过“让人大吃一惊”营销?比如卖蛋糕搞个“蛋糕比人高”;卖奶茶搞个“奶茶杯能当头盔”?评论区跟我聊聊——说不定你的创意,能帮我下次做赛事更“炸”!
(ps:那次赛事最后报名人数是原来5倍,好多人说“看抖音巨型足球视频过来的”——瞧,创意真能当“流量钥匙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