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strong>7月搞品牌联名的「踩坑+救场」全流程:像教新手做番茄炒蛋一样,一步步来</ strong>
去年7月我犯了个**新手最常犯的错**:看到别人搞联名卖爆,我也跟着冲——找了个游戏IP,连夜做了联名奶茶,结果周一早上9点发朋友圈,盯着后台刷新10次:
– 点赞23个(其中15个是同事);
– 评论区3条:“广告”“又来割韭菜”“这IP我没听说过”;
– 当天单量比平时还少5单(因为把精力全放在联名上,忽略了日常单)。
后来我用3次失败换了套**能直接抄的“新手友好版”联名流程**,现在把它拆成“学做番茄炒蛋”一样的步骤,连时间点、故事怎么编、发什么内容都给你标清楚——新手直接跟着做,至少能避免80%的坑。
第一步:先想“什么时候发”,比“发什么”更重要(新手最容易漏的关键)
我第一次踩的最大坑,是**选了错的时间**:
看到奶茶店和游戏联名卖爆,我也找了个游戏IP,但选了周一早上9点推——结果没人看!后来问了10个常买联名的年轻人,才明白:
「大家周一刚上班,满脑子都是“这周要交3个方案”,根本没心情看新鲜事;而周五下午5点?刚好快下班,等着周末约朋友浪,刷手机的时间最多,愿意看“联名”这种“轻松八卦”。」
新手直接抄的“黄金发布时间”
– 周中不发(周一到周四,大家忙工作/上学);
– 周五下午5-7点(下班高峰,情绪松弛);
– 周末上午10点-12点(睡饱了,刷手机找“周末去哪玩/吃什么”)。
比如我后来帮一家蛋糕店搞联名,选了周五下午5点发:
配文是“周末的快乐提前到!蛋糕店和游戏里的「甜品精灵」联名啦——今天下单,送精灵小摆件,数量有限先到先得~”
结果1小时内接了20单,评论区全是“我要!刚好周末带蛋糕去约会”“精灵摆件太可爱了,冲!”
第二步:别光说“我们联名了”,要给联名“编个有意思的故事”(新手最该学的“流量密码”)
我之前做联名素材,就是拍蛋糕摆拍,配文“我们和XX游戏联名啦”——没人理。后来改了个思路:**给联名编个“让大家想八卦”的故事**,比如:
– 「奶茶店和游戏角色“谈恋爱”」:拍15秒小短剧——游戏里的“酷哥角色”来奶茶店打工,把奶茶做错成“加了三倍糖的快乐水”,顾客吐槽“你是不是游戏打多了?”,他挠头笑:“抱歉,我把奶茶做成‘buff饮料’了”——这个短剧在抖音涨了1万粉,评论区全是“嗑到了!”“求后续!”
– 「用“反差梗”搞事情」:比如炸鸡店和文艺书店联名,我做了张梗图——书店老板举着炸鸡说“读书累了?来口‘精神补给炸鸡’,比《百年孤独》好消化”;炸鸡店老板举着书说“吃炸鸡腻了?来本《如何优雅吃炸鸡》,提升你的‘干饭逼格’”——这张图在朋友圈转了500次,有人专门来店里拍这张图打卡。
新手编故事的3个“偷懒公式”(直接套)
1. **“角色串门”**:让IP里的角色来你的店“搞事情”(比如游戏角色来奶茶店打工,动漫角色来书店买书);
2. **“反差萌”**:用两个品牌的“反差”做梗(比如严肃的书店+接地气的炸鸡,文艺vs搞笑);
3. **“嗑CP”**:给两个品牌编“CP感”(比如奶茶店是“甜妹”,游戏IP是“酷哥”,他们“一起做奶茶”)。
第三步:别乱发内容!不同平台要“投其所好”(新手最容易犯的“广撒网”错)
我一开始在小红书、抖音、微信全发一样的内容:
– 小红书发“蛋糕摆拍+‘我们联名啦’”,没人看;
– 抖音发“店员介绍产品”,全是机器人评论;
– 微信发“促销信息”,被当成广告屏蔽。
后来才明白:**每个平台的用户“想看的东西”不一样**,得针对性改内容:
– **小红书**:要“测评+打卡”——比如“亲测!这个联名蛋糕的隐藏吃法:加双倍奶油等于游戏里的‘终极buff’,咬一口快乐到起飞!”(配自己吃蛋糕的表情图,再加“打卡送小礼品”的福利);
– **抖音**:要“剧情+互动”——比如“挑战用联名奶茶模仿游戏角色的技能动作!评论区猜角色,猜对的宝子送奶茶一杯~”(配自己做动作的搞笑视频,评论区立刻炸了);
– **微信**:要“私域互动”——比如在粉丝群里发“今晚8点,我们直播拆联名周边盲盒!前10名下单的宝子,送游戏角色钥匙扣~”(群里立刻有人问“怎么下单”“盲盒里有什么”)。
第四步:盯着数据“调”——不是看“粉丝数”,是看“有没有人愿意理你”
我之前监控数据,就看“粉丝涨了多少”——错!**新手要盯的是“互动率”**:
– 比如你发了条内容,点赞100,但评论只有5条,说明大家“看过就忘”;
– 如果评论有50条,还有人问“怎么买”“在哪打卡”,说明内容“戳中了”。
举个例子:
我帮一家奶茶店搞联名,第一次发的内容是“我们和XX游戏联名啦,快来买!”——评论3条,单量5单;
后来改了内容:“游戏里的「快乐水」现世了!今天下单,送游戏角色小卡~评论区抽1人送全套周边!”——评论200条,单量28单。
新手调数据的“简单方法”
– 如果评论少,就加“互动问题”:比如“你们最想让我们和哪个IP联名?评论区告诉我~”;
– 如果没人下单,就加“福利钩子”:比如“前50单送联名小礼品”“买联名产品送游戏皮肤体验卡”;
– 如果内容没人看,就换“标题”:比如把“我们联名啦”改成“游戏里的角色来奶茶店做奶茶了?!”(用问号+悬念,让人想点进来)。
最后:新手搞联名的“底层逻辑”——就像给朋友讲好玩的事
我做了10次联名后才明白:**联名不是“贴个IP标卖产品”,是“给消费者讲个有意思的故事,让他们愿意“参与”进来”**。
总结一下,新手能直接抄的“联名公式”:
1. 选对时间:周五下午5点发(大家快下班,愿意刷手机);
2. 编个故事:用“角色串门”“反差萌”“嗑CP”,让联名“有温度”;
3. 投对平台:小红书发测评,抖音发剧情,微信做私域;
4. 盯着互动调:加福利、加问题,让大家“愿意理你”。
其实新手搞联名,不用追求“爆火”,先做到“有人看、有人评、有人买”就行——比如第一次搞,能涨500粉,卖30单联名产品,就是成功。
我去年7月踩的坑,今年7月帮朋友搞联名,用这套方法,他的奶茶店联名单量涨了40%,小红书涨了2000粉——你看,新手也能搞明白。
最后问你个问题:如果让你搞联名,你想给你的产品编个什么“有意思的故事”?评论区聊聊,我帮你出主意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