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p >我先跟你说个糗事——去年我第一次做跨境老年市场的抖音营销,差点把自己搞崩溃。现在回头看,全是新手才会踩的“低级坑”,但踩完坑我摸出了一套“能落地的笨办法”,今天我一步一步教你,就像带你一起重新做一遍这个项目。< /p >
< h3 >第一步:我踩的第一个大坑——把抖音当成“年轻人的地盘”< /h3 >
< p >一开始我犯了个超级傻的错:觉得抖音都是20-30岁的人,直接砸钱投了一堆广告,内容是“高端进口按摩仪,限时折扣!”结果呢?< /p >
< ul >
< li >叔叔阿姨根本没刷到(广告定向错了,全推给年轻人了);< /li >
< li >刷到的阿姨留言:“这东西咋用啊?字太小我看不清”“买了之后寄到国内要多久?坏了找谁修?”< /li >
< li >订单量惨得要命——连续7天,每天就3-5单,其中2单还是我朋友帮忙买的。< /li >
< /ul >
< p >直到我翻抖音的后台数据(就是那个能看用户年龄的功能),才发现:抖音上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已经快20%了!而且他们天天刷——早上6点看“养生小妙招”,晚上8点看“退休生活分享”,比我刷得还勤。< /p >
< p >我当时拍着大腿骂自己:“我居然把最该找的人给漏了!”< /p >
< h3 >第二步:选KOL的弯路——从“看粉丝数”到“看‘对的人’”< /h3 >
< p >接下来我要选KOL帮着推产品,但又踩了第二个坑:只看粉丝多的大V。< /p >
< p >我找了个有100万粉丝的美食博主,让他推按摩仪,结果视频发出去3天,播放量才1万,点赞200,订单0。我盯着后台刷新了10次,眼睛都酸了,差点把账号删了——这钱白花了!< /p >
< p >后来我才明白:选KOL不是看“粉丝多不多”,是看“粉丝对不对”。我赶紧改了选人的标准:< /p >
< ol >
< li >< strong >粉丝年龄必须“准”< /strong >:打开KOL的粉丝分析,必须60%以上是50岁以上的用户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内容必须“像邻居”< /strong >:要那种“阿姨教你选保温杯”“叔叔分享钓鱼的好用装备”的内容,不是那种喊“家人们冲啊”的网红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风格必须“暖”< /strong >:得像你家楼下的张阿姨,说话慢悠悠的,带着点“我用过,真的好”的信任感。< /li >
< /ol >
< p >比如我后来选的王阿姨——她只有20万粉丝,但粉丝里80%是55岁以上的叔叔阿姨,内容都是“我用了三年的电动牙刷”“退休后我常带的轻便折叠椅”,评论区全是“阿姨,这个链接给我一个”“我跟你买了,真的好用!”< /p >
< p >选对人之后,第一个视频就爆了:王阿姨拍了个“早上起床的日常”——她坐在床边,举着我们的进口血压计说:“我儿子给我买的这个血压计,一键就能测,数字比报纸字还大,我老花眼都能看清。昨天我老伴测了,高压130,低压80,比社区医院的还准!”< /p >
< p >结果这个视频播放量12万,点赞1.5万,当天订单直接蹦到28单——我当时盯着订单提醒,手机震得手都麻了!< /p >
< h3 >第三步:做内容的秘诀——“别卖货,要讲‘过日子的故事’”< /h3 >
< p >我之前做内容的毛病是太急着卖货——直接举着产品喊“家人们冲啊!”,结果叔叔阿姨根本不买账。后来我学聪明了:把“卖货”换成“分享过日子的经验”。< /p >
< p >比如我们卖进口保温杯,原来的视频是“这个保温杯能保热12小时!买它!”——播放量500,点赞10。< /p >
< p >后来我改成:阿姨的真实场景——早上6点,阿姨去公园打太极,从包里掏出保温杯,倒了杯热水,跟镜头说:“我这个杯子是女儿从国外寄来的,昨天晚上装的红豆粥,现在还热乎呢。上次我带它去旅游,爬山的时候喝口热的,比啥都强!”< /p >
< p >结果这个视频播放量8万,点赞6000,评论区全是“阿姨,链接发我”“我也想买给我妈”。< /p >
< p >< strong >重点提醒< /strong >:跨境的内容要注意“文化差异”——比如国内阿姨喜欢“实用”,国外的老年KOL(如果是做欧美市场)可能更在意“品质感”,但核心都是“讲用户的生活故事”,不是“喊口号卖货”。< /p >
< h3 >第四步:最容易忘的“关键步”——让“买东西”变简单!< /h3 >
< p >我之前忽略了一个超重要的事:叔叔阿姨怕“麻烦”。< /p >
< p >比如原来的购买流程是:要填英文地址→选国际物流→填身份证号清关→付款要用外币卡。结果很多阿姨走到“填地址”那步就放弃了,留言说“太复杂了,我不会”。< /p >
< p >我赶紧改了:< /p >
< ol >
< li >< strong >把地址栏改成中文< /strong >:直接填国内的收货地址,我们帮着转寄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加了“一对一客服”< /strong >:阿姨不懂的话,直接打微信电话,客服一步步教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写了“大白话售后卡”< /strong >:用大号字写“坏了直接找我们,7天内免费换,运费我们出”。< /li >
< /ol >
< p >改完之后,放弃购买的人少了70%——原来每天10单,现在直接涨到30单!我印象特深,有个阿姨给客服发语音:“你们这个流程太贴心了,我刚才跟闺女视频,她帮我填了地址,现在就等着收杯子啦!”< /p >
< h3 >第五步:每天要做的“小事”——看数据,赶紧调!< /h3 >
< p >最后一步,也是最不能懒的:每天看数据,不好的赶紧换。< /p >
< p >比如我合作过一个KOL,粉丝量有30万,但发了我们的产品之后,3天只有5个咨询。我赶紧去看他的内容——原来他的粉丝都是年轻人(之前没查清楚!),发老年产品肯定没人看。我当天就换了另一个“退休教师分享生活”的KOL,结果她发了之后,当天就有20个咨询,订单涨了10单。< /p >
< p >再比如,有个视频的点赞量很高,但订单量低,我看了评论才发现:“这个按摩仪看起来不错,但能不能治腰间盘突出?”我赶紧让KOL补拍了个视频:“我腰不好,每天用这个按摩仪按15分钟,现在能下楼买菜了,你们看——”(边说边转了个圈),结果补拍的视频发出去,订单直接涨了一倍。< /p >
< h3 >最后:我总结的“老年市场抖音营销5句大白话”< /h3 >
< p >现在我再做老年市场,直接按这5步来,再也没翻过错:< /p >
< ol >
< li >< strong >先找“对的人”< /strong >:抖音后台查KOL的粉丝年龄,必须60%以上是50岁以上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内容要“像聊天”< /strong >:别卖货,要讲“阿姨的日常”“叔叔的经验”,比如“我用了这个东西,生活变方便了”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买东西要“超简单”< /strong >:地址用中文,客服一对一,售后写大白话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每天看数据< /strong >:不好的KOL赶紧换,不好的内容赶紧改;< /li >
< li >< strong >别忘“跨代”< /strong >:很多叔叔阿姨的东西是儿女买的,所以内容也可以吸引年轻人(比如“给爸妈买这个,他们肯定开心”)。< /li >
< /ol >
< h3 >给你的小提问< /h3 >
< p >我现在做老年市场越来越顺,但还有点小困惑——比如怎么让年轻人主动帮爸妈买?你有没有试过更巧的办法?评论区跟我聊聊,咱一起琢磨!< /p >
< p >(ps:我把当时踩坑的截图都存着,要是你想看“原来的视频有多惨”,评论区喊我,我发你!)< /p >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